<dd id="jf096"></dd>

    [文章轉載]談家庭教育的誤區(qū)

    來源:internet     作者:秩名    發(fā)布時間:2009-11-16

     

    誤區(qū)之一:家庭教養(yǎng)方式不當
     
    我校中學部課題組曾做過問卷調(diào)查,結果發(fā)現(xiàn),有2/3的家庭教養(yǎng)方式不當,存在著三種教育誤區(qū)。
     
    1、過分保護型    占測評家庭的30%左右。過分保護即指父母對孩子的一切都包辦代替。疊被子、洗補襪子、削水果,幫孩子整理書包、做作業(yè)、檢查作業(yè)┄┄其結果是孩子過分依賴家長,事事需要別人的指點與幫助,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,束縛了孩子個性的發(fā)展和開拓精神,智力也因此受到限制。
     
    2、過分干涉型    這類家庭占測評家庭的30%左右。過分干涉就是限制孩子的言行。家長為孩子定調(diào)調(diào),畫框框,使孩子言行符合父母的意愿。有的家長限制孩子出去玩,指責孩子弄壞東西。還有的家長規(guī)定孩子考試一定要考多少分以上┄┄總之,這樣不行,那樣也不可以,令孩子無所適從。過分干涉的結果,使孩子變得小心謹慎,缺乏獨立思考能力。
     
    3、嚴厲懲罰型    占被測評家庭的7%―10%左右。嚴厲懲罰型是指家長教育孩子態(tài)度生硬,言語粗魯,缺乏感情。甚至挖苦、打罵孩子,損傷孩子的自尊心。其結果要么造成孩子的性格壓抑,心理自卑,膽小怕事,缺乏自信;要么孩子也變得像父母一樣粗暴殘忍,謊話連篇。
     
    誤區(qū)之二:重智輕德,重分輕能
     
    許多父母的教育觀念存在偏差,把家庭教育片面理解為知識教育。認為只要孩子學習好,其他都是次要的。認為只有進重點中學、上大學,才能成材。因此,孩子的學習成為許多家庭的頭等大事,“分數(shù)”成為家長與孩子嘴邊提到的最頻繁的字眼。甚至孩子“考多少分”成為許多家庭氣氛好壞的晴雨表。
     
    誤區(qū)之三:重視身體,忽視心理
     
    我們對初一12個教學班的600多名學生進行跟蹤調(diào)查發(fā)現(xiàn),32%的中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。當前許多中小學生中存在的學習困難、厭學和考試焦慮,大多是由于抑郁、焦慮等心理因素造成的,而并非孩子的智力原因。孩子的心理障礙形成也不是孩子自身的原因,而是由于過重的學業(yè)負擔、家長對孩子的心理壓力過重造成的。
     
    誤區(qū)之四:缺乏民主的家長制教育
     
    一位正在噴云吐霧的父親當著客人的面指責兒子:“這小子整個兒一個游戲機迷,一天到晚就惦記著這事。”兒子忍不住爭辯道:“你不是把我的游戲機都砸了么?早都過去了,還講?我現(xiàn)在根本就沒玩過。”“這小子,還耿耿于懷。我是提醒你,學習一定要認真,不能玩物喪志┄┄”兒子一瞪眼,一副針鋒相對的樣子:“你戒煙都戒了5次,怎么現(xiàn)在還在抽?“”混帳!“父親氣得忽地站了起來,”好小子,沒上沒下的,看我不揍你。“┄┄父子倆的爭辯火藥味越來越濃。
     
    這種場面恐怕是許多我司空見慣的。長期以來,受封建家長制傳統(tǒng)的影響,中國的一些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是“聽話“”順從“,不得有異議,否則就是沒大沒小、犯上作亂,缺乏民主平等式的教育,造成父母與孩子關系緊張。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種種誤區(qū),已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。越來越多的家長也有所醒悟,并努力改變現(xiàn)狀,尋求正確的家教途徑。我們認為,要想改變家庭教育的現(xiàn)狀,關鍵在于提高家長的素質。
     
    家長要首先受教育
     
    許多家長錯誤地認為,家庭教育可以無師自通。“誰不會生孩子、養(yǎng)孩子、教育孩子?“生、養(yǎng)教都是自發(fā)的。還有些家長延續(xù)了父輩育兒的觀點,”我爸我媽也沒學什么,不是照樣把我們培養(yǎng)得很好嗎?“其實,教育孩子是一門很深的學問,不是無師自通,或道聽途說就可以做好的。家長應該學習一些兒童心理學、教育學,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,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。
     
    倡導民主理解式的教養(yǎng)方式
     
    北京大學 王極盛教授曾走訪了全國60多名高考狀元,發(fā)現(xiàn)這些家庭教育方式基本上是民主理解式的。這些孩子的家長在學習上要求孩子盡力而為,有多大能力使多大勁,從不增加孩子的精神壓力。尤其在高考前更是設法給孩子減壓,“只要努力了,考什么學校都行。”其結果,孩子沒有心理負擔,輕裝上陣,反而能發(fā)揮正常水平,考出好成績。此外,盡力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環(huán)境。為此,許多家長除了看看新聞聯(lián)播外,很少看電視。這些學生從小到大,沒有挨過父母的打罵。所謂“捧下出孝子”并非真理。
     
    希望家長經(jīng)常反省、檢查自己的教育方式,從產(chǎn)生不良方式的原因入手,改進不足,提高自己的家教水平。并根據(jù)自己孩子的特點和實際情況,發(fā)現(xiàn)孩子的教育問題,“對癥下藥”,及時解決。
     
    教育孩子“先做人”
     
    在采訪60多名高考狀元時, 王極盛教授曾向孩子們提出“父母最關心你們什么?”孩子們幾乎眾口一詞:“父母教育我們做正直的人。”大連文科狀元黃曉慶說,我在學習上失誤父母從不責備,但在做人上出現(xiàn)錯誤,父母卻決不含糊,管教極嚴。這些狀元家長認為:“人做好,其他就好辦。”“學習好只是一時的,而人做好卻是終生的。”他們不但對子女做人教育嚴格要求,而且大都以身作則,身教勝于言教。浙江文科狀元陳春仙說:“父母的人格力量感染了我。我的父親只有小學四年級的文化水平,母親沒念過書,父母全都是農(nóng)民,他們的勤勞善良教育了我。我想,我不能改變他們的過去,但我能用我的知識改變父母的將來。所以,我就憋著一股勁發(fā)奮學習。“甘肅文科狀元張麗采一直佩服她的父親。她父親是一個大廠的人事干部,從不收受別人的饋贈。他還教育女兒也要做正直的人、無私的人。他總是對女兒說:”做人要有志氣,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。“
     
   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 任老師。正直的家長其自身的人格力量影響著孩子,使孩子學習動力比較明確,學習后勁很足。
     
    與孩子交朋友
     
    父母與子女的血緣關系決定了家長是孩子最親近的人。但并不說明父母就一定是孩子最貼心、最密切的人。要想與孩子保持“親密“的關系,父母就要與孩子交朋友。就要放下家長的架子,與孩子平等相處,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;就要將孩子作為獨立的個體,尊重孩子,包括尊重他的情感、他的意愿、他的選擇甚至他的隱私。只有這樣,孩子才會喜歡你、信任你,把你當作知心朋友,和你交流思想。而你的話也才能讓孩子聽得進去,并與你產(chǎn)生共鳴。也只有這樣,你才能了解孩子的內(nèi)心世界,從而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,并有效地實施家庭教育。

    上一篇:[文章轉載]學做母親 而不僅僅做媽媽

    下一篇:給家長的五個建議

    在线播放国产不卡免费视频,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一区,99re66在线精品免费观看,亚洲中字第二区av
    <dd id="jf096"></dd>